11月18日,外界推测中国第3艘航空母舰“福建号”,疑似开始进行第5次海试工作,这将加快入役中国海军的步伐。面对中国加快远洋海军建设,印度海军司令终于表态了,承认中方军事力量发展进程超乎想象,并指出要阻止中国海军进入印度洋。印度海军总参谋长特里帕蒂在记者会上对外表示,印度海军正在密切关注域外国家海军,在印度洋的军事行动,尤其是中国舰艇的活动,印军将确保在印度洋保持优势。特里帕蒂认为,从中国的历史来看,他们在大部分时间都是世界最强的国家,所以在军事发展上也是雄心勃勃。虽然他们主要方向在太平洋上,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他们在印度洋的行动,印度要确保在印度洋的利益。为了跟中国一较高下,印方表示,印度海军目前正建造62艘水面舰艇和1艘潜艇,确保在印度洋的优势。同时印度还计划建造31艘更强大的军舰和6艘潜艇,接近解放军海军的规模。不过,虽然特里帕蒂想的挺丰满,但现实却挺骨感,因为以目前印度的工业能力想要达成目标,可谓难上加难。比如,印度造船厂造船能力仅为每年125万吨,手中商业造船订单量仅有69艘30多万吨,甚至比越南280万吨的造船能力都低。但与此同时,中国2024年的造船总完工量预计将达到4500万吨,而手中的造船订单量更是多达1.6亿吨,显然即便让印度全力追赶,短时间内想要达到中国一半的能力,都需要近20年。而除了规模,从海军质量来看,印度海军也仍然劣势明显。从武器装备角度来看,由于印度不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造船工业体系,这就导致舰艇和配套装备自主化率较低不足50%,甚至航母舰载机还需要从俄罗斯购买,这就意味着战时将面临巨大的后勤维修压力。从人员组成来看,印度海军士兵招募标准很低,通常15-6岁就可以参军,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的缺失,专业水平不足。要知道海军舰艇作为高精尖装备,需要大量的配套专业技术人才,人员素质也成为决定性因素。实际上,中国海军作为防御性远洋海军,我们远海任务的主要目的,是为了维护海上交通线,以及海洋利益的延伸,无意称王称霸,印度根本没有必要对此感到紧张。而对于印度来说,与其将目标指向中国,妄图把我们阻止在印度洋以外,倒不如先认清现实,把自己底子打好再说,否则非但达不成目标,反而差距只会越拉越大。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